首页 >> 黄猄草属

河南引黄灌溉第一渠改写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无患子属

亿源农业网 2022-07-29 03:43:42

河南引黄灌溉第一渠:改写“黄河百害、唯富一套”的历史

编者按:一部河南史,半部中国史。70年来,在这片有着8000年底蕴的黄土地上,亿万中原儿女团结一致、敢闯敢拼,推动河南大地改革潮涌、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,开放的河南越来越“中”!

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,人民网河南频道联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策划推出《壮丽70年·河南创造的70个第一》融媒体系列报道,对河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的国内或省内多个“第一”进行集中采访。今天推出第33篇,人民网记者走进人民胜利渠,探寻我国黄河下游第一座引黄灌溉工程。

从“胜利”走向胜利,这条渠改写了“黄河百害、唯富一套”的历史。黄河从此成为“水肥兼具、灌淤两便”的幸福之源。

人民胜利渠渠首位于河南省武陟县嘉应观乡秦厂村南,是新中国成立后黄河下游第一座引黄灌溉工程,全长52.7公里。

1952年10月31日,毛泽东亲临人民胜利渠,视察新建的人民胜利渠渠首闸、总干渠、灌区和新乡引黄入卫处,并发出了“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”的伟大号召。

胜利渠的建设发挥了哪些作用?近日,人民网记者来到渠首,一探究竟。

造就鱼米之乡的幸福渠

据统计,在1946年人民治理黄河以前的几千年中,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,较大的改道有26次,治理之难难于上青天。

然而中国人民在短短一年时间里,便以罕见的智慧和力量向世界亮出答案:引黄灌溉济卫一期工程胜利竣工,1952年4月12日成功开闸放水!这一天,该工程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——人民胜利渠。

人民胜利渠开灌以前,豫北地区由于频受洪、涝、旱、渍、盐碱及风沙等自然灾害的影响,加上普遍存在的大面积盐碱、沙荒及沼泽地,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极其恶劣。

其中,老盐碱区获嘉县的丁村,地下水含盐量很高,又苦又咸,难以饮用,一般农作物难以成活,从来也没长过庄稼。一些群众靠扫盐煮碱维持生计,过着“糠菜半年粮”的艰苦生活。

在六十年的引黄实践中,人民胜利渠利用完善的灌溉和排水工程体系,使开灌前寸草不生的碱荒地、风沙漫天的沙荒地以及芦苇、杂草丛生的沼泽地逐步变为麦棉轮作或稻麦双收的高产稳产田,极大地改变了灌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,灌区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豫北地区也因引黄灌溉而一跃成为闻名全国的商品量生产基地。

资料显示,开灌后,旱、涝、碱、沙灾害得到综合治理,粮棉产量逐年增产,20世纪末粮食平均每公顷14250公斤,棉花每公顷1125公斤,分别是开灌前的10.7倍和5倍,同时还利用黄河泥沙沉沙改土,把低洼荒凉的盐碱地改造成高产稳产的农田,先后淤改土地达6000多平方米。

人民胜利渠的成功兴建,开黄河下游破堤引水之先例,在下游地区开辟了一条“发展引黄灌溉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、造福两岸人民”的成功道路,黄河从此成为“水肥兼具、灌淤两便”的幸福之源。

为下流引黄探路的示范渠

人民胜利渠之所以能成为下游引黄灌区的一面旗帜,不仅因为它开发利用了黄河的水沙资源,更在于它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利用黄河水资源提供了宝贵经验,充分发挥了示范灌区和典型灌区的作用。

事实上,人民胜利渠在建成后长达六十年的运行时间里,开展了一大批针对下游引黄灌溉的科研项目,如井渠结合灌溉,沉沙改土、淤灌稻改,灌排兼施、盐碱地治理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,综合治理旱、涝、碱、淤,一大批科研成果在下游大多数引黄灌区得到应用。

盐碱地治理。采取沉沙和放淤垫洼措施,使灌区内约8.55万亩洼碱、沙荒地变成了吨粮田。沼泽及洼碱沙荒淤灌种稻,成就豫北鱼米之乡,催生出著名品牌“原阳大米”。

洼碱及沙荒地改良。充分利用黄河水沙资源,走出了一条科学利用泥沙资源淤地造田、治碱改土的成功道路,使灌区内18.75万亩的低产田变成了灌排两便、稻麦双丰的高产稳产田。

人民胜利渠灌区经过近六十年的建设发展,设计灌溉面积148.84万亩,有效灌溉面积118.09万亩,主要承担焦作、新乡、安阳3市11县(市、区)、57个乡镇的农田灌溉和向新乡市城市供水任务,并承担向滑县地下水补源的任务,受益人口达500万人。

“灌区灌溉渠系和排水渠系配套,既灌溉农田,又防止土地盐碱化,还供给城市和工业用水。科学管理,井渠结合,综合治理旱涝盐淤,成绩卓著。人民胜利渠成为引黄灌溉的典范。”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斗对人民胜利渠给予高度评价。

人民胜利渠的建成,结束了“黄河百害、惟富一套”的历史,黄河下游临黄地区大规模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、发展引黄灌溉的序幕由此揭开,水生态环境和农业耕作条件由此得到根本改善,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******的连片自流灌溉区,彻底改变了中国农业生产布局。

60年来,人民胜利渠已成为灌溉、改土、补源、发电、向城市供水的多功能综合水利工程,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,在国内外颇具影响。国内,很多省市都曾派员前来参观学习;国际上,1977年43个国家的代表到人民胜利渠考察,一些国家的元首、政府官员、水利专家和国际友人等也曾多次到访,对人民胜利渠给予高度评价。

治理黄河,重在保护,要在治理。人民胜利渠必将继续谱写“人民胜利”的恢弘乐章,润泽中原,再创辉煌!

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,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,请告知本网处理。电话:010-62110034

华邦复方樟脑乳膏好用吗

腰疼还经常遗精怎么回事

男人补肾用什么中成药较好

同仁堂坤宝丸服用时间

同仁堂锁阳固精丸成分是什么

友情链接